Friday, 21 November 2014

培养中华内涵 SPM报考中文不是为了拿“A”!

爆粗觉得,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,如果因为华文科难考怕会污染到自己的全“A”成绩单的话,是不对的观念。其实如果读大学出来社会,谁还会看你的SPM成绩单?最重要的是学华语为你带来了什么内涵和思想。
这些年来,除了中学华文老师不足,大马教育文凭(SPM)华文科难考A+ 的问题也一直困扰着中学华文教育。
在2010年,仅有155人,即0.30% 的学生考获华文A+,2011年和2012年获得改善,分别有614人(1.23%)和522人(1.04)考获A+,但2013年考A+ 人数下滑至307人(0.63%)。
这个问题无限的被放大,侵入学生脑海的是“华文科难考”,结果吓跑了一些学生不敢报考华文。去年华文考生的总人数跌破5000人,从2010年的5万1572人减少至4万8781人,跌破了5000人的关卡。
SPM 华文考生是华小师资重要来源,根据教育部的规定,师范学院华小组老师必须具备SPM华文资格,如果SPM华文考生人数逐年减少,情况将会是让人感到非常担忧的。
曾几何时开始,我们报考华文是为了考获A ,或是A+成绩,而不是因为我喜欢华文,所以报考华文。考好成绩固然重要,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学习华文的时候是抱着怎样的态度。
学习华文也等于在学习我们的母语,学习我们的中华文化,学习古人的哲学思想,学习欣赏优美的文字,这一切学习都是要让我们成为一个有内涵的人。
要鼓励学生报读报考华文只是一个转念、一个心态,家长、老师及社会人士必须让我们的孩子、我们的下一代明白报读报考华文并非为了要考A而已,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学习态度,华文教育的内涵才可以滋养着我们的一生。
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